San Francisco 的 Castro 區是從電影 Milk 裡認識的。老實說我對這部評價不錯的電影沒什麼感覺,但一向嚮往自由反叛的精神,所以把 Castro 列為來 San Francisco 必到的景點。Castro 是美國同志運動裡的重要地標,也是 LGBTQIA(LGBT 早就知道了,這次學到 QIA) 的聚集地, 從 The Mission/16th St. BART 出站往 Castro 的路上可以看到彩虹旗的密度越來越高,壁畫的主題也比較歡樂。
這次參加 San Francisco City Guide 辦的 Walking tour, 從一根大彩虹旗下出發。
彩虹旗原先設計有八種顏色,各有不同含意,後來為了大量印製,把比較貴的粉紅色和深藍色丟掉就變成現在看到的六色彩虹旗。Karen 是我們的導覽,一開始她就大方介紹自己是 bisexual, 我聽了覺得很高興,能跟 bisexual 接觸是很難得的經驗。 我們先從 Castro 後方的安靜社區逛起,San Francisco 以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著稱,在 Castro 可以看得很清楚。
途中看到一些改建的新式建築參雜其中,大部分都很好看,但 Karen 深惡痛絕,直說它們遠不如老房子優雅。Castro 裡處處有驚喜,有人發現 lesbian 相親相愛的證據:
Karen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她是這麼熱愛自己所居住的社區與居民,遇到郵差時謝謝他們努力為大家送信,遇到清潔工謝謝他維護環境清潔,介紹房子時屋主剛好探出頭的話會謝謝他讓我們欣賞他家, 中間看到有人在陽台上澆水,Karen 問他能否介紹他家的特色,他還真從 1910 年祖父母蓋這棟房子開始簡述了一下歷史。
Karen 說在院子裡種繡球花(Hydangea)是從日本傳來的習俗,意思是家裡有適婚年齡的女兒,所以我們看到花開時非常興奮,不過這次中東哥硬是快了一步。還聽說 Robin Williams 沒發跡前住在這附近(19th St.) 但不知道實際是哪棟。
Harvey Milk 成立的學校,牆上有 Harvey Milk 年輕時的畫像、鑲嵌玻璃以及小學生們精選"我最喜歡的名人佳句"
"無論你在哪裡,出櫃吧"--Harvey Milk
正式走上 Castro Street 前,要先參觀當地藝術家的私人收藏。(第一張不曉得為何憤怒)
有挺多兒童不宜的鏡頭,所以 Karen 說聽眾有小孩的話就得跳過這個景點,事實上她在前一個路口為了保險起見還先問:有人對裸體鏡頭感到不舒服的嗎?幸好我們這群沒有煞風景的人,如果有也會馬上被滅口吧!
這張臉(藝術家的自畫像)正對廚房,可以增進下廚時的樂趣
Castro Street:
Harvey and Scott 當年開的照相館,現在人權運動團體租作辦公室。
門口人行道上紀念 Harvey Milk 的...
Castro 在 70, 80 年代居民非傳統異性戀約占 70%, 但後來80末, 90 初受到 AIDS 重創很多人搬離 Castro,Karen 說當時常有 AIDS 患者因為負擔不起醫藥費就在家舉辦宴會, 接近尾聲,大家鬧得差不多時獨自走進房間結束自己的生命,所以深夜總有讓人心驚膽戰的救護車聲響起。
現在 Castro LGBTQIA(and maybe more category) 居民大概占 50%, 密度仍然很高,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樣的情侶,與我們這群觀光客一起享受自由愉悅的氣氛。



















留言列表
